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感悟文章 > 正文

雲中鶴(2)

時間:08-05 14:40 閱讀:

  又似乎他不想被歷史所記住,但歷史分明記住了他。立志做一個像諸葛亮一樣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所謂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代言,在一個個高明高深的陰謀喋血隱瞞之後,歷史又是一個怎樣的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記住該記住的,忘記刪去和省略沒有實際利用價值但必須真實存在的東西。這就是李鴻章的悲哀之處,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不管做過什麼努力,付出過多大多大心血。只要失敗了,落後了,挨打了,簽約了,就什麼都不是了。什麼也就顯得不是那麼的重要了。我們這個國度,很多事情的發生是沒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的。中國也是個很注重晚節的國度,無論前期你做過什麼功勳貢獻,只要後期有差錯,就會被批判抨擊的一無是處。就像王莽一樣,晚清的那個時期,中國的封建制度已經走向盡頭,與世界嚴重脫節。正當西方各國風生水起,打開近代化之先河時,我們的晚清政府依然做著那個天朝大國的舊夢不肯醒來。就算是後來的落後了挨打了,也不肯承認自身的不足。這其中又以倭仁和翁氏一族為代表。
  我們的國家,從來就不缺所謂的愛國清流之士。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落後時期。因為口喊愛國不干實事是每個人都會而且最容易取信當朝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表面上打著愛國的旗號背地裡卻在幹著見不得人的無恥齷蹉勾當。所以在北京城破崇禎自縊之時,留下和發出了是文臣皆可殺的豪言壯語。雖說有一些籠統和片面,卻也是肺腑之言。相信學過歷史的你也看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外城之前文臣門信誓旦旦,誓死守衛北京,拒絕南逃。但結局似乎你也看到,外城未進行抵抗瞬間失陷,內城也於第二日失陷。什麼兵部侍郎內閣首輔,一溜煙全部投降。還美其名曰尚能飯,期望能為下一屆政府繼續服務。真的是所謂的“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崇禎本打算做奮力一擊不做亡國之奴但最後也以失敗告終。這就是所謂的清流名士。就像是一句諺語一樣,“羅馬元老院的長老們舌戰群儒滔滔不絕,但亞歷山大的長槍一指,他們就四散逃命”。他們缺少了方孝儒,鐵鉉,黃道周的精神。甚至連晚晴的一些士子也不如。晚清的一些王公大臣在北京城被攻陷之時上吊自殺者達數千人之多。而且這些清流之士在誣陷人時那真可謂是不遺餘力,有多大勁一定會使多大勁。這其中就尤以袁崇煥的死為甚。但明末的一些投降派也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懲罰。被劉宗敏為了追加餉銀而施以酷刑。而晚清朝廷就是在這樣一群人的把持拱衛之下。又怎麼不會有中國近代之衰呢?
  而李鴻章是一個內心很清醒的人,他深知本國與外國的實力差距。也在苦苦堅守著內心的自強求富之渴望。當然,他也不缺乏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僚。同樣的,反對者也是比比皆是。有的時候,反對者也並不是為了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強大而著想。或許僅僅是因為權利的爭鬥,利益的不均。而最高統治者卻也似乎在拒絕著進行所謂的近代化建設。這其中又尤以慈禧為代表的一批頑固守舊派。或許他們也是出於穩定和保持現有規則的要求。但是,在當時的那個大壞境下,徐圖自強是唯一一個可行之法,而且是越早越好。我想,封建統治者們不到西方侵略者打到北京城他們是不會有這個覺悟的。而與此同時,西方的一些國家也並不是真心希望中國變得強大,因為這並不符合他們資本主義的願望。所以李鴻章在與西方諸列強打交道的時候是經常吃虧的。從購買新式軍艦中就可窺見一二。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