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感悟文章 > 正文

物慾橫流的時代,還有人獨守清貧嗎?

時間:08-05 16:46 閱讀:
  昨晚值班,閒暇時在網上看了篇文章《老兵秘密隱藏40年,真實身份震驚總參》,弄得我是邊看邊流淚,在現實生活中我自認不是一個脆弱的人,而這眼淚是發自內心的,其實我是在為這個時代流淚,為這個逐漸變得冷漠、變得利慾熏心、變的價值觀扭曲、變得人人只做表面文章不願做實事的社會悲哀、痛惜和無奈。
  張國福,一個參加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作戰”、“進軍四川”、“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眾多戰役,因作戰勇敢,屢建奇功,先後榮立特等功一次、大功兩次、小功五次,並榮獲“四野”授予的“孤膽英雄”、“開路先鋒”、“青年戰鬥英雄”等榮譽稱號;曾獲得東北人民解放軍英雄獎章兩枚、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紀念章一枚、毛澤東獎章一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獨立獎章一枚的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時期的老兵,1950年9月,張國福出席了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當時19歲的他是眾多英雄中最年輕的一位。會議期間,張國福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親切接見,毛澤東還特意請張國富等四位英雄到家喝酒招待,何等的榮耀啊。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英雄人物,在軍校深造未結束就毅然復員回到地方,對赫赫戰功隻字不提,甚至連他的家人也無從知曉。他甚至將原名“張國富”中的“富”改為“福”,在地方一家火藥廠默默埋頭工作40載,直到四女兒一次路過西安,順道到父親所在的47軍軍部打探父親的過去,才發覺她的父親非同一般的經歷。
  張國福是吉林榆樹縣新立鎮人。1946年,他從家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1948年入了黨,先後任班長、排長、副連長等職。參軍僅半年,16歲的張國福就在一次戰役中孤身活捉了國民黨軍隊一名中將趙伯昭。
  張國福最大的一次戰功是在解放東北全境的遼沈戰役中攻打胡家窩棚廖耀湘司令部的戰鬥中孤身端掉了廖耀湘的兵團司令部,而張國福手持爆破筒衝入敵人陣地及兵團司令部的壯舉被指揮戰鬥的師領導在望遠鏡中看得清清楚楚,戰後,師長誇張國福是個“小英雄”,張國福被評為了特等功臣。
  1951年張國福隨47軍入朝作戰,在一次堅守某高地7天8夜全連僅剩其一人其餘皆犧牲的情況下也未讓敵人攻上高地,此役重傷回國。傷癒後入軍校深造,放棄高官厚祿復原回老家。後來他對兒子解釋說他回來的動機,他說曾經與他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都不在了,他不想借犧牲的戰友們的光留在部隊享受他們給我帶來的榮譽和光環。戰爭的勝利不是一人之功,合上功勞簿,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去創造和平且自食其力的生活。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