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文章 > 正文

夢繞之處是家園(5)

時間:07-09 14:42 閱讀:


我照舊小孩的時候,場上就傳播著這樣幾句俏皮的順口溜:

豬市壩裡沒豬圈,

燈桿壩上有燈桿。

過路的小媳婦蒙著眼睛看,

就想看光身身的挑腳漢!

有道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個小場,位置卻極佳,四通八達。於是,走南闖北的商賈,來回於內陸和山裡的馬幫,以及那些寥落的挑腳漢們,碰上用餐時刻,一定走進十字路口的館子搓一頓,喝幾兩燒酒再走。茶房的店員滿面東風,笑嘻嘻地端來胡豆,接著篩來上乘的高粱酒,然後是葷菜、素菜、菜湯、鹹菜……一切謹遵叮嚀。你看那些客人,個個歡天喜地,抬臀梛袖,一邊嚼著胡豆,一邊彼此敬酒。舉箸把盞之間,豁拳的聲音響起來了,南腔北調,咿哩哇啦,讓人聽了雲裡霧裡,卻有板有眼,新鮮刺激,極富音樂感和節拍感。故鄉的高粱酒溫熱了異鄉苦旅。辛苦輾轉的客人們攜著八方文化和奇聞逸事而來,狂飲之後,又帶著滿口酒香和一臉愜意,在群體的談笑聲裡或馬幫悠揚的銅鈴聲中飄然而去。此刻馬幫固然早就沒有了,但是那悠揚的銅鈴聲好像還不時縈繞在耳邊。

“蘭陵瓊漿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那裡是他鄉。”這是李白在唐朝開元年間到山東遊歷時,與人狂飲蘭陵瓊漿後一揮而就的七言絕句《客中行》。對付我這個同是他鄉異客的人來說,每吟這首詩,似乎本身正與客人們一起,恣意豪飲披髮著淳樸情感和琥珀光艷的家園的高粱酒。此時,羈居異地的落寞愁緒等,也便在那羽觴的幾回碰撞聲中悄然拜別了。

我總喜歡站在門口朝著家園的偏向遠眺。這時候,孩提時同伴的呼喊似乎從遙遠的家園何處接踵摩肩向我繼續不停,個中彷彿還混合著我與同伴們或戲鬧或輕言細語的聲音。當時候周圍的坡上和土裡,都是我們流連忘返的處所。夏秋之際最美的景色,就是那一片一片的高粱地。高粱抽穗不久,我們鑽進高粱地裡,尋找那些永遠也變不成高粱的“灰苞”,吃得一臉一嘴漆黑。待到高粱稈甜了,我們又躲在高粱地裡,一根接著一根地撕,直到肚子脹疼了,打嗝了,才分手開暗暗溜走。端午節事後,高粱籽逐漸飽綻了,成熟了,該吃嫩高粱粑了。大人削回幾穗,把籽搓下來,用粉篩簸去混在內裡的殼,再用水洗清潔,就可用石磨推高粱了。鮮嫩的高粱粑一出籠,股股誘人的甜香,叫我的五臟六肺都舒展開來,巴不得一口就全吞下去。待到干高粱一收,槽坊裡也就更繁忙了。在濃霧般的水蒸氣裡,十幾個身強力壯的大漢子,經常赤身裸體,喘著粗氣,揮汗如雨,忙得不行開交──也就在當時,整個小場,便覆蓋在從槽坊裡飄出的酒香中了。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又見石竹花
下一篇:戴德之心如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