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人生哲理 > 正文

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6)

時間:08-07 09:22 閱讀:

  他寫了15本日記留給後代,記述他童年印象中的萬事萬物:白馬尿、小茅草,羊角蜜、白兔最喜歡吃的花、隔壁二狗爺家的黑狗、門口槐樹上的喜鵲、童年最好的夥伴糞叉子——之所以叫“糞叉子”,是因為他最愛偷吃桑葚,一臉的蜜汁,風一刮就糊上了一臉土,總有蒼蠅圍著他烏黑的嘴轉,被奶奶打得雞飛狗跳……
  日記被同鄉們翻得都快散了,後來毀於洪水。去往台灣的老鄉,很多沒有受過教育,沒有工作技能,也沒有娶妻生子。有幾位開了“北方饅頭店”或是“河南牛肉麵館”,靠一點鄉土滋味,就這麼生存。
  20世紀80年代,一位已經移民阿根廷的菏澤老鄉回鄉探親,路經台灣,帶了一些家鄉的泥土和小吃來,3公斤的土,分給100多個菏澤老鄉,只能一家一調羹。高秉涵怕小偷“不識貨”把“寶貝”偷走,就把一半土拿塑料布包起來鎖到保險箱裡,另一半分七次沖水喝下。“水是從我嘴裡面進去了,但是一剎那又從我眼裡出來了,掉的淚何止七壺呀!”
  28年了,在他家的冰箱裡,還放著那包山東的芝麻糖和一包袋裝的胡辣湯。他捨不得吃,孩子不願意吃,都已經硬結成塊了。

  回家

      1987年10月15日,台灣當局宣佈開放台灣居民到大陸探親。1991年5月,高秉涵回到故鄉。在村口,他一個人呆立了半個小時,走不進去。“我怕,怕進去。近鄉情更怯,老祖宗真是偉大,那種心情,真是形容到家了。”
  家裡的房子都不在了,親人也都已經離開了村莊。他看到老樹猶在,揪了一把樹上的榆錢,只有口中這一點新鮮的苦澀滋味沒變。這個13歲離家、如今年近花甲的老人,最終站在母親的墓前,大哭一場。

頂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