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對孩子說「我生氣了」,避免造成心理陰影(2)
時間:08-05 14:38 閱讀:次
解析問題三:分清楚大錯小錯,不要輕易用生氣制服孩子
許多家長總會時刻盯緊孩子,只要孩子犯了一點小錯,或者有什麼不好的舉動就馬上制止,想從根源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但是這樣做反而更不容易讓孩子的不良行為消失。而且如果爸爸媽媽一直管制著孩子,他一犯錯就用生氣來制服他,反而會形成副作用:使性情較弱的孩子會變得內向自閉鬱悶,而開朗外向的孩子尤其男孩會變本加厲故意使壞搗蛋。
其實,如果孩子犯了無傷大雅的小錯,爸爸媽媽大可以裝作不知道,讓孩子嘗到事情的後果,以後自然而然就不會再犯錯了。比如吃飯的時候,孩子想伸手抓飯吃的時候,媽媽沉住氣,不要立刻制止他,讓孩子看到抓飯的後果就是把飯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飽,那麼他以後就會乖乖地用勺子吃飯啦。
等孩子長到五六歲後,開始慢慢懂事了,爸爸媽媽就可以用講道理的方式來引導他,在平時聊天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告訴他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錯誤拿出來分析,幫他改正壞習慣,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爸爸媽媽心平氣和地教導才能讓孩子能耐心聽完,認認真真地改正錯誤。
解析問題四:用生氣來硬碰硬,則會形成反作用
面對爸爸媽媽生氣,比較調皮的孩子也會使出絕招,學著大人一樣用生悶氣的辦法來要挾爸爸媽媽。這個時候家長們再無奈地妥協,就容易讓孩子形成要挾大人的壞習慣,以為生悶氣爸爸媽媽就拿他沒辦法了,反之,如果家長們繼續生氣,跟孩子硬碰硬,也只會讓矛盾更加激烈,這可怎麼辦呢?
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保持好心態,先不要生氣,不給孩子要挾大人的機會,同時,爸爸媽媽也要盡量關注孩子的正面行為並加以讚賞鼓勵,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信任,給他樹立美德的機會。比如孩子如果不肯洗澡,大人不妨通融一次,告訴他今天不洗就算了,但明天要洗,這等於期待孩子能做到說話算數,是對孩子信任的具體表現,孩子都很重視爸媽對自己的信任,一般會樂意第二天洗澡的。
爸爸媽媽要生氣時,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之後,再採取相應的行動,看看孩子是需要關心撫慰,孩子需要大人的引導,對症下藥,既能夠解決孩子不聽話的問題,也可以避免大人們生氣給孩子帶來心理影響,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經歷。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關美文
- · 湮滅不了的生命力
- · 歲月的營養你品嚐了嗎
- · 思,人生須臾.念,餬口無奈
- · 綠皮火車
- · 離去渡口,相思成疾夢成空
- · 韶華已逝,只求尋一抹陽光
- · 再回顧,只是流水深深
- · 如夢離歌
- · 向婚姻叫囂
- · 那一瞬間學會感激
最新文章
- · 湮滅不了的生命力
- · 歲月的營養你品嚐了嗎
- · 思,人生須臾.念,餬口無奈
- · 綠皮火車
- · 離去渡口,相思成疾夢成空
- · 韶華已逝,只求尋一抹陽光
- · 再回顧,只是流水深深
- · 如夢離歌
- · 向婚姻叫囂
- · 那一瞬間學會感激
精彩文章
- · 一枕黃粱夢,一聲輕歎息
- · 讓愛做主
- · 夏夜,緩步在鴨綠江邊
- · 照片裡的真相
- · 健忘是一種病
- · 歲月的營養你品嚐了嗎
- · 算來一夢浮生
- · 最深重的愛,須和時日一起成長
- · 一個普普通通的漢子
- · 顛倒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