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隨筆 > 正文

老院子裡那些即將消失的影像(2)

時間:07-11 14:55 閱讀:

  隔著天井院子的劈面有一道一米多高的走道坎子,坎上住著我的一戶本家,他們家有老弟兄四人,老大因為是“田主身份”,所以一直沒能取到媳婦,到“田主卸帽子”之時已然年近花甲,這位老人名諱顏昌資,此刻已經86歲高齡了,身體硬朗,此刻一小我私家獨居,在當局惠民政策的幫扶下還可以或許自給自足。老二因為受不了其時永無休止的“批鬥”在年青時搏命逃走了,至今音信全無,不知存亡,我只傳聞過他的奶名叫作“雙娃”。老三的命運要略微好一些,總算娶妻生子,分隔立室住在“顏家學堂”,生有二子家全、家文。老四是一個矮子,我們都叫他“中娃爺”。照舊沾了改良開放的光,終於在地皮到戶之後因為能吃飽肚子而取到一房未亡人,我們叫她“先秀奶”,先秀奶固然措辭很結巴,但心眼還好,對我們院子裡的孩子極端照顧。她嫁過來時還帶著一個七八歲閣下的小女孩,其時隨繼父取名叫“顏家梅”厥後因為婚姻原因改回本姓取名“王春紅”。這“先秀奶”嫁給“中娃爺”之後又生了一個女孩,取名“顏家琴”。這家的日子一直過的很堅苦,到也衣食無憂。
  在我家隔鄰是的是一戶姓曾的人家,這曾家原來也是儒教世家,只是孔孟顏曾各有所長,孔家集天下之大成,自古為天下師,自孔夫子以來,多為私塾、學堂之掌教;孟家以禮學著稱與世,其後裔子孫大有孟嘗之風,尤重禮節之道;顏家秉承先祖遺訓,以賢德之名冠古今,簞食瓢飲得意其樂,多為山野隱士;曾家以藝見長,曾氏後人多半多才藝,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能幹。我隔鄰這曾家雖然也不破例,這家老頭排行老三,姓曾字明岐,吹拉彈唱都行,說干寫畫均會,真可謂多才多藝。這老夫也是內地一位傳奇人物,一生娶妻十多次,有親生後世4人,繼子或以父子相稱者數十人。最有名的一個是他的親生兒子,名叫曾中國,頗有一些風騷美談四處訛傳。曾中國的第一任老婆名叫王新花,仳離後一直沒有嫁人,供養其子曾的贏長大成人。
  曾家的門前也有一個天井院子,上屋是三間公房,其時住著一戶謝姓人家,這人家是謝家老二,名叫謝自榮,女的叫唐德菊,兩口子都是高中結業,是趙灣高中77級的高材生,男的一直是班長,女的是其時有名的班花。倆人成婚時不知道曾經引起幾多人的羨慕妒忌恨,但婚後日子卻過得很貧寒,主要原因是這謝家老二好酒,並且是人盡皆知的“酒瘋子”。平時待人仁義道德,多有好評,只是一喝酒事後本身滿腔的志願和想法實現不了,就借酒勁發洩出來,跟我們其時院子裡的13戶人家戶戶鬧到了。這家生有兩個兒子,大的叫謝友亮比我小四歲,小時候跟我和妹妹都是很好的玩伴,小的叫謝友明比我小十歲。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