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隨筆 > 正文

老院子裡那些即將消失的影像

時間:07-11 14:55 閱讀:
  這個春節,許多人都在歎息“年味”淡了,仔細想來卻又不易發明“淡”在那裡,假如想的再加倍仔細些我就哀痛的發明——談的不只僅是“年味”,尚有人味。在許多對像越來越淡的時候,我規劃去尋找它的根。對我來說,年的根好像紮在童年。除夕之夜,我特意去走了走農村故鄉我兒時生長的老院子,在哪裡總算又拾撿到許多幾何恍惚的影像。我以為,這些影像我急需整理起來,不然再過幾年大概再也沒有時機想起了,盡量這大概是無關緊急的,但它至少是一個小處所的過往汗青,從這一點上說,這些影像又是貴重的,起碼是莊嚴的。
  關於誰人院子,其實很有些泉源。它有個曾經在週遭百里很有些知名度的名字——顏家吊莊子。這個“吊莊子”是針對“顏家老莊子”而言的。最早是顏家用於在忙季收種監工和收租子姑且居住的幾間屋子,蓋的倒也有模有樣,厥後還加蓋對像兩個門樓和天井院子。院子在房舍在“土改”時期分給了各戶地客、雇農和長工家居住。再厥後就成長成一個有著五六個姓氏、十幾戶人家的小莊院。小院子裡人家的泉源其實頗為巨大,既然原本叫做“顏家吊莊子”照舊先講講顏家吧。說起“龍王溝顏家”但是大有名頭,起碼在大清朝康熙年間至新中國30年這二百多年來四周週遭百里險些人盡皆知。
  原因是在康熙56年,顏家老莊子出過一文一武兩個舉人,還到都城介入過會試,一個叫顏其寬,一個叫顏其嵐,都是面見過康熙天子,而且有御賜頂戴的人。聽說其時的縣太爺每年也要到這“顏家老莊子”走動屢次。這顏家原本姓名字輩排行一直沿用“孔孟顏曾”四儒家通譜班行: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厥後康熙皇又御賜班行:“崇懷宗邦,其澤永昌,家學克復,道德昭揚,肇慶宏祚,應毓國良,惟斯一本,繼起有常”沿用至今。所以在誰人時段,顏家一直是內地一個望族大戶。
  我開始記事起,我家是住在吊莊院子西頭的下屋,其時方才經驗了“聯產到勞”和“包干到戶”,我家有七口人,五個大人:爺爺顏昌忠、奶奶黃秀蘭、父親顏家善、母親熊生珍、叔父顏家寶;尚有兩個小孩子是我和我妹妹雪菲。我爺爺奶奶的身份固然是“半田主”,其實也都是勤奮誠懇的莊稼人,他們一生從來沒有“聚斂”過人,甚至受盡了壓制和毒害,在屢次“舉動”中九死一生,在厥後地皮到戶之後感念黨的好政策,常常為村裡義務修路,幫人幹活,做了許多功德。我父親其時在“杜家河”搞了個小磚廠,很忙也很累,好幾天才氣回家看我們一次。我叔父高中結業今後在一個很是偏遠的低級小學(康平村)當署理西席,每禮拜六下午返來,禮拜天中午就得走了,有時候會給我帶一些蠟筆、小人書之類的玩具或是糖果。媽媽其時帶著我幾個月的妹妹放牛、餵豬和幹一些家務。爺爺和奶奶成天在地裡忙些農活,除了正常的收種之外還要大量的修梯田和“開火地”,我則是成天和院子裡的孩子們嬉混著玩耍。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