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文章 > 正文

重讀三毛

時間:08-02 11:45 閱讀:

  重讀三毛的原因很複雜,多半是因為自己在經歷了很多挫折後內心很脆弱,不知道如何再去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於是,我便回轉身來,想要再去重溫一遍三毛給予的真誠和溫暖。
  說是重溫,並不為過。因為三毛,三毛的文字充斥在我漫漫的中學時代,直到後來年齡漸長,我才在不知不覺中將她的所有隱去。
  一
  記得第一次認識三毛,是初一年級時在學校的圖書館裡。那時候,大家都還只是十三,四歲的年紀,興高采烈地去圖書館借書,對於有關愛情字眼的書籍總是乖乖又嬉笑著敬而遠之,比如,如果有誰借閱了《愛的教育》,大家就會一起狂笑他。而其實,《愛的教育》的內容純然與愛情無關。那時,我們對於愛情的界地是如此一致地保持著警惕。但令我們不解的是,那些裝禎精美而又絲毫沒有愛情字眼的書籍《拾荒夢》,《撒哈拉沙漠的故事》,《逃學記》卻被扎扎實實地鎖在最上面的玻璃櫃裡。我們央求老師借給我們看,老師卻認真地笑著說:“這些書不適合你們看,會影響你們學習的。”於是,失望的我們只能用手指隔著玻璃窗一遍又一遍地撫摸那些書籍,仔細地觀看著每本書封面上那個微笑著的女子。我想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記住了那個美麗的女子,那個名叫三毛的女子。
  再一次聽見三毛和“三毛”的名字,則是在我初二轉學後陳國余老師給我們上的語文課上。他說三毛是個很了不起也很幸運的女人,她的男友荷西願意放棄一切跟隨她到撒哈拉沙漠去生活,去浪跡天涯……於是,此後,我對三毛的一切更加充滿了好奇,她的文字對我而言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無時無刻不深深吸引著我。
  終於攢夠了足夠多的零用錢,我獨自跑去書店買回了那本厚厚的黃色封皮的《三毛文集》,她那真情真性的文字很快便使我讀得如癡如醉。我隨著她的悲而悲,因著她的喜而喜。從《不死鳥》《明日又天涯》到《西風不識相》《一個男孩子的愛情》,我一篇篇讀下去,彷彿進入了一幅又一幅的畫卷,它們把我帶入異國的風情裡,帶入人生的緣聚緣散中。
  時至今日,我仍記得當初的自己讀《死果》時的訝異與緊張,讀《夢裡花落知多少》時的痛哭不已。我相信,有許多人同我一樣,在讀到三毛寫的有關荷西之死的文章時,都無比地難過與傷心。
  可以說,三毛,三毛的文章陪著我走了很遠的成長之路,解減了我很多年少時的孤獨。如今,我雖已成年,但在遇到很多事情之後,心卻感到了更大的彷徨和孤單。此時,我才覺得環顧四周,沒有什麼能比三毛的文字更加慰藉我的心靈了。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趁著假日,我匆匆跑去圖書館借來了三毛的兩本文集,它們淡紫色的封面因為多人的借閱已而非常破舊,我卻因它們有如此多的讀者而分外高興。在小心翼翼地用粉色的包裝紙將它們重新包好了書皮後,我便如獲至寶地重新閱讀起來……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落花無語對蕭紅
下一篇:這是誰之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