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村莊(4)
時間:07-19 13:21 閱讀:次
傳承和發展是個大問題,它擺在了我們每個人的面前。前不久,在天安門廣場的敏感位置,弄了一尊孔丘仲尼二先生的青銅像,至少說明:執政者當局亦把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當成大事情來對待了。
華夏之族是個早慧的民族,人類還處在蒙昧時期,其他文明尚在蠻荒中摸索:他們窮盡心智,也只弄出個“神人合一”的精神世界。而東方上古階段的華夏文明在發端之際,就已知曉尊崇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也就是說:古代中國人已經懂得--“尊重自然,和諧共生”的道理,而西方文明衍進到幾千年之後,進入現代文明世界,才真正明白“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所表達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孔丘仲尼對中華文明的發展貢獻是巨大的,這是一座令後世仰止的高山,他是後來者不易跨越的思想高峰。但,這樣的高山在華夏文明的衍進中又何止一座?伏羲、老子的哲學思辨水平就比他高出許多。尚且不說周文王、孫武……乃至今時的毛潤之。
此時,文化界抬出一尊孔丘仲尼先聖的銅像,多少有點不倫不類,讓人深感憂慮“文化思想領域如同小腳女人一般,一直游離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前而止步不前。顯然,這是於這個朝氣勃勃地時代發展格格不入的。
文化思想界的懶惰,導致政治家們施政的尷尬。此刻,又非常不合時宜的把孔老二抬出來,讓人感覺這是時代衍進中的無奈與悲哀。在今天看來,孔二先生的思想若同小腳女人的纏腳布,早已塵封於歷史的垃圾堆中,……繞了一大圈,話題仍然是:傳承與發展。對待傳統,到底是應該關注傳承,還是去關注發展?傳承的目的是什麼?發展的目的又是什麼?
詞帝李煜欣賞窘娘的纏足小腳,這本無可厚非。可後來卻在無形文化雅士的推波助瀾之下,搞成一種社會時尚,讓眾多的女人受那傷殘之苦,還美其名曰:時尚的形態美。從此,纏足的陋習頑固的禍害了華夏之族達上千年之久。而中西亞各族女人頭上的面紗,至今仍然固執的存在著。這又說明社麼問題?
傳承傳什麼?讓今天進入現代文明的華夏之族的聖裔子孫們陷入茫然:社會文明進步的發展標誌究竟是什麼?
前不久,我的家族的兄弟們嚷嚷著要為我們的父輩樹碑立傳,續一下族譜。這是家族傳承的重大事件,我當然傾力支持。可我深究了之後,竟然無法弄清楚家族五代先祖的來龍去脈。讓我感到驚訝:人們知道在哈薩克人哪裡,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輕鬆的說出自己部落七代先祖的名字,漢族號稱歷史文化悠久,多數人卻無法湊夠五代先祖的名諱,我們是不是丟失的太多?這是不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新文章
推薦美文
- · 攜一縷陽光,微笑生活
- · 生命如花,幸福香飄
- · 【富貴落盡】喜歡一小我私家的寥
- · 致你們,芳華幼年
- · 亂花濺欲迷人眼
- · 一起走過的日子
- ·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精彩文章
- · 寫給小初高考生
- · 雪境
- · 含羞草
- ·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 · 落花無語對蕭紅
- · 一小段舊事
- · 晚節自保「夕陽紅」
- · 年華
- · 十年,我只收穫了冷落
- · 她的玫瑰不帶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