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文章 > 正文

從黃昏到黎明——每天上學都是一次長征(2)

時間:08-07 09:15 閱讀:

  天色越來越暗,又下了一個大坡之後,她的同學也到家了,她一個人繼續走,此時腳下已經沒有路,只有田埂。山窪中霧氣瀰漫,抬頭也不見星光。還好,再上一個山坡,就能看到楊家的小狗早已出門迎接她了。步行了一個多小時後,她終於回家了。
  回家後的楊婧宇先是和哥哥一起做功課,與此同時,媽媽開始做飯。等爸爸回來,全家就可以開飯了。楊家所在的眼突山村之前有30多戶人家,好多人家外出打工,還有陪子女去縣城讀書的,現在只剩28戶。村裡直到去年還是有小學的,但小學生實在太少了,今年給撤並了。
  吃過飯,楊婧宇又寫了一會兒作業,然後讓爸爸檢查。寫作業耗時不到40分鐘,和她用在路上的時間形成鮮明對比。說起子女的成績,爸爸媽媽都很頭疼,但他們還是希望楊婧宇和她哥哥一直讀下去,讀到大學。大人們是這樣算賬的:小學、初中費用可以不計,上大學可以貸款,負擔最重的是在高中,學費、生活費一年差不多要4000多元。家裡兩個孩子,必須好好攢錢才行。不到晚上9點,兩人就睡覺了。考慮到第二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這個點上床,不算早。
  第二天早上五點多,山窪還沒甦醒過來,楊家已經燈火通明。兄妹兩個穿戴完畢。
  楊婧宇在快速梳頭,爸爸媽媽開始做飯。
  出門看看,漆黑一片。每天上學全家都如臨大敵,爸爸媽媽也十分不情願,可又有什麼辦法呢?且不說還要準備給子女的午飯或是零錢,單是安全問題就足夠叫人操心。爸爸說,以前可以看到小孩從家門走進校門,現在每天都會為兒女晚歸擔心。六點一刻,手機響起,這是同學在催她出發了。爸爸又說,自己當年上學的時候,出門一喊一大幫人,現在倒好,一共就兩個人。
  吃過媽媽煮的一大盤麵條,六點半,楊婧宇準時出門,下了山坡,同學和同學的媽媽已經等了好一陣了。兩人結伴走向學校,天色比頭天傍晚要黑,為了省電,只在最黑的時刻打一下手電。此刻,楊婧宇的哥哥已經到學校了。小伙子小時候斬草時不慎斬掉了左手的三根手指,真不知他是如何在這崎嶇的山道上打著手電騎行的。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