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隨筆 > 正文

散文《拾麥紀事》

時間:07-02 11:42 閱讀:
麥子泛黃的時候,就意味著我的生日快到了。村裡人說我生到福處了,糧食下來了,就不缺吃。又說我生到忙月裡了,怕是個下苦的命。嗨,一輩子了,福呀吧苦呀吧,顛波動簸著過來了,倒還滿意。縱觀一生,人呀,簡陋都是這樣,往前看,不如人,朝後看,尚有不如咱的。

細想起來,我簡直沒受過短吃短喝之苦,即便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也還吃的是每月33斤糧的學生尺度。讓我愧疚的倒是,我作為一個農夫的兒子,一生沒割過麥子,沒受過蹲在麥行子裡,一鐮一鐮地割著往前蹭著的那樣的汗出如漿之苦。所以每到“五月人倍忙”的時候,我就想到“農民心內如湯煮”和他們的人生不易,也經常為本身當時候的傻感想酡顏。

農村三夏忙季候,處處寫著搶收搶碾搶種、顆粒歸倉、克制抽煙、防火防盜保安詳等這樣一些口號。顆粒歸倉的任務就交給了我們這些學生。也不知咋的,我其時個兒低,又胖乎乎的,顯得笨裡笨氣的,老師和村幹部卻讓我當那拾麥隊長。用農村一句話講,我其時簡直是“給個麥秸枝當拐棍柱”。誰人時候農村吃糧已經告急,麥收時節誰家不想抽閒去拾些麥穗呢?連隊幹部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可我卻太公而忘私了。為了防備學生輔佐本身家裡拾麥,不答允拾麥隊的學生缺勤,天天早晨統一在村口薈萃,排成整齊的步隊,打上“拾麥歸隊”的旗子,喊著一二一的號子出發。到麥田里,給地邊派幾個“哨兵”,克制社員小我私家進地拾麥。村西北角有個赫家溝,又窄又深,拉麥的腳輪大車經常從這兒顛末,雙方的大鑭上就掛滿了麥穗。一些老夫妻子就鑽空子,等在溝口,麥車一來,跟在背面,貪婪的拾麥穗。我就去給隊長提意見,說我們拾麥歸隊,這些老夫妻子卻給自家拾麥,太不公正了。隊長笑了笑說,小娃家的,心放長些,暮年人能拾幾多麥?隊長還承諾,我們這些學生,上工給集團拾麥,下工後也可以給自家拾麥。我真沒想到,各人聽到這個動靜,瘋了似的齊喊,吔,太好了!

厥後我就想,人咋都那樣自私呢?拾麥歸隊只是一種心理的約束,而拾麥歸己才是行為的本真。《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那本意不是說人生下來脾性就是善的,而是說本該當是善的。所以說“苟不教,性乃遷”。讓我不大白的是,我作為一個孩童,同出產隊長一樣接管著集團主義的思想教誨,並且隊長在某種水平上是這種思想的流傳者和教誨者,可是他那固有的自私思想怎麼同社員群眾是一樣的呢?那天我們拾麥返來,一個一個的都自覺地把麥子倒收支產隊的麥堆裡了。隊長奇怪地問,咋不去過稱呢?咋給你們記工分呢?我說,小學生不算是出產隊的勞動力,不該該掙工分。我們義務為出產隊拾麥。隊長停住了,說這得同家長磋商。我又沒有想到,所有家長都差異意,都說按勞取酬,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公正公道,娃們的勞動該當記工分。我回抵家裡,怙恃罵我傻,哥嫂說我愛出風頭。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