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隨筆 > 正文

只有在機場,才知道什麼是原鄉

時間:06-20 10:02 閱讀:
  那一年,外甥到新加坡唸書,姐和姐夫包車送他到合肥。一路上,波波不斷地翻著手機,跟他爸媽說他一些要好同學的信息。那一份淡然,那樣一種安靜,絲毫看不出這個從未離家的孩子,將要遠渡重洋、獨自奔赴異鄉時的那樣一種難受與感慨。
  到了機場,姐和姐夫將他的行李奉上安檢。穿越候機大廳,仰望偌大的機場,在即將登機的一剎那,波波的眼圈紅了。幾回回顧,藍天白雲之間,孩子心田的波濤澎湃起伏。那一刻,透過姐姐臉上墮淚不止的想念,讓這場依依不捨的送別,塗抹上一層濃烈的鄉愁。
  著名華人女作家鐵凝說過:“世上的人原本都出自農村,有人死守著,有人挪動了,太陽卻是只有一個。”孩子在家,不以為有什麼不當。一旦孩子分開家,總以為心裡空蕩蕩的,家中似乎少了些什麼。波波走後,好屢次與姐夫他們談天話題都是:從波波牙牙學語、蹣跚走路開始,孩子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讓他們影像猶新。掀開蒙塵的相冊,掃視寂寞的書房,以及,從此召喚孩子的乳名而無人在身邊應答,唯有此時他們這才清醒地意識到,孩子早已經分開他們,一小我私家在異國他鄉獨自闖蕩。
  有些回想,只能在瞬間遏制。因為,越是想念就越是感慨。
  常常,姐姐在下班後,臉上剛要掉淚,孩子的電話鈴聲就響起。因為捨不得孩子的國際遠程話費,姐姐和姐夫一股腦關掉手機,倉皇趴在電腦前,和波波QQ談天。片言隻語,一端是關愛切切,一端思鄉情深。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白,一室的鶯啼燕語,就這樣散落在飄逝的舊功夫裡。
  感情之惑,求學之惑,保留之惑,在抱負與現實瓜代展開。“原鄉”似乎是母親的子宮,讓魂靈無形地重組和再生。
  一葉竹的鄉愁,蕭蕭風雨聲起,難言總在午夜的夢醒時分。每一次,目送波波踏上登機的人流,往昔兒子和父親,母親與兒子之間因為交換不暢發生的各種隔膜與間隙,一家三口盼願觸及互相心田想深入相識的願望,此時才有了互換的契機。對學業與人生的探討,對家庭與社會的認知,對故國與家園的感知,以及,已往和兒子間無形中發生的代溝與認識誤區,已往的那些個爭執與對立,跟著孩子的遠行一切都煙消雲散!
  怙恃,可以或許伴隨孩子幾多年?孩子,又能在怙恃身邊幾多年?
  每一個孩子的誕生,都是上蒼讓怙恃既興奮又難受的一份禮品。“可憐天下怙恃心”,含在嘴裡,怕融化了;放在身邊,又怕他獨自暗暗地飛走了。很小的時候,怙恃要為孩子的生長擔憂,徐徐地,又要為他的學業擔憂,長大今後吧,又要為他的前途擔憂。中國式的父愛與母愛,孩子在身邊的時候,他很難感覺到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的博大與厚重。只有疏散,唯有離多聚少時分,他才氣感悟到血濃於水,親情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陽光,雨水與氛圍;原鄉,才是心靈的根。唯有這樣,他才氣真正地分明什麼叫做戴德與回報。
  歲月像一支短笛,一種期望,一份歉意,孩子的戴德與怙恃的回望,時間無情地流逝,心靈的原鄉,鄉愁餘音裊裊。
  入境,是瞬間行為。而求學、事情,卻是一個漫長的進程。連根拔起的移地、移根,接著是移心、移情、移文化,在原鄉與異鄉之中的掙扎、鬥嘴、荊棘、修復、存活等等,大學幾年後,與波波一道在新加坡中建總公司辦公室上班的同學,好些個受不了這種思鄉的煎熬,連續便返國是情了。
  同學再見!戰友再見!“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一次,看到同窗數載的學友背上肩負倉皇地返鄉,波波總想起當初,他們帶上全部行囊來新加坡求學的那些個難忘的景象。一些過往的影像仍然念茲在茲,再回顧——當初的豪情與空想濤聲依舊,而那些信誓旦旦、魔難與共的伴侶從此卻咫尺天涯。這種龐大的反差,一種失落感時常壓得波波喘不外氣來。
  “抱負很飽滿,現實很骨感”,這就是他鄉。
  固然,新加坡華人較多,可是,中國留學生被“邊沿化”依舊是不爭的事實。在異國他鄉餬口情況中,這種對異地的風土人情類型法令等時時感想生疏、難過與狐疑,無法等閒認同和歸化,更多的照舊中國人的原鄉情結在作祟。所以,通常老家這邊有什麼土特產,花生、蠶豆、土雞蛋什麼的,偶然,姐姐和姐夫老是一股腦帶已往。孩子吃的有味,怙恃看著也十分地開心。
  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是他鄉親人之間互相最體貼最熱點的話題,有一些明明是多此一舉的多餘,可是,他們互相卻津津樂道,樂此不疲。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心”,一旦兒子分開家不在本身的身邊,忖量的琴弦便在親人中瞬間拉響。
  原鄉,本來一直就在我們永恆的精力故里裡。
  風光這邊獨好,餬口在這個世界上最富饒、最安詳的國度,尚有什麼安心不下的?
  俊朗帥氣的外表,優渥的薪水、開朗的性格,秉性善良並且正直的性格是波波的優勢。在生態情況、居住情況、就業情況極佳的新加坡,讓我姐和姐夫最不安心與牽掛的當數孩子的親事。因為,優秀的孩子一定將主要精神會忙於學業,精於專業、忙於事情、疲於圈子的各類應酬傍邊。這樣,異國他鄉的地皮才會讓遊子走得越發穩健;這樣,異國他鄉的的天空才會讓遊子展翅高飛得越發長遠……
  春節,波波返來,我惡作劇跟他講:多吃一些老家菜,多賺一些新幣返來,忙幾年找個好妻子,在海內一線都市過好日子。
  回去來兮?波波笑而不答。
  走過青蔥歲月,當年的小外甥長大啦。因為,每一個逐漸長大與成熟的孩子,都將擁有一顆無比強大與堅實的心田!
  每一個在外獨自打拼的孩子,其實,都挺不容易。一次,在電話裡波波淡淡跟我講:“小舅——只有在機場,離去這片地皮的時刻,我才知道什麼才是原鄉與他鄉……”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說好的幸福呢
下一篇:鄉下故鄉過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