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文章 > 正文

安之若素--寫給小素和《素詩》(2)

時間:08-05 14:33 閱讀:

  窯莊是小素自己的窯莊,是小素永遠的故鄉,也是她詩歌永遠的故鄉,小素把歷史和現實在窯莊重新搓揉、排列、組合、昇華,成為她不竭的詩歌山寨。
  能寫出這樣憂傷綿軟卻招人疼的詩,無疑,小素是善良的,可為什麼,她那麼疼痛呢?我想在這些字句中尋找答案。
  小素在詩中常常用到一個字“碎”,彷彿所有的事物,還有記憶都是破碎的,包括美,當真如此嗎?
  她說:沒有誰比一朵雪,更與我相似。我人在太平,心在亂世。為此她寫了長篇敘事詩《雪中詩》,在這首長詩裡,她講她到了異地,卻在懷想她淪陷著的帝國,那裡被雪覆蓋,是冰冷的,悲憫在她心裡,我如果算作讀懂了的話,她講的是她在外求醫的過程,一種疼將由另一種疼來消解。詩的最後她寫道“和心碎一樣,我只有認從”。我的心也疼了,她是在怎樣的心情中寫下這樣憂傷和疼痛的詩啊。
  我想,生活肯定給了小素很多的磨難,帶給她半生的傷痕,只是我們不知道。
  
  一個被命運劫持的人
  這些年所過之處
  皆被稱作憂鬱者….(選自《沙灘上》)
  
  青春被瑣碎和重壓所分解
  在水一般的光陰裡慢慢麻木了的愛
  還是若干年後一個試圖妥協
  卻又不停地抵禦著在時光和命運雙重的追逼裡
  獻出血和鹽份也不甘說出順從的人(選自《羞愧》)
  
  幾十年我身負使命
  混跡在人世間
  彷彿所有的言說和書寫
  都是在找尋、磨礪著這個詞
  和這些風雨一樣它一經誕生
  便鋒利無比
  在不斷矮下去的土牆上打開一個缺口(選自《缺口》)
  
  人們常說磨難是財富,我想也適用於小素,正是生活的磨難打造出了這麼一個眼含憂鬱、心地善良、在生活中隱忍著的詩人,如同精衛鳥一樣,銜微木將以填詩歌之滄海。
  除了生活的磨難,還有對萬物的悲憫,讓小素疼著。她在《野茅草漫過黃昏》中寫道:我不是一個可以漠視殘缺的人/生活把我們從襁褓帶向泡影/又從泡影把我們帶向襁褓/而羊群散了馬廄空了/一場被遺棄的美/在黃昏裡起伏寂寞浩蕩。/與此類似的,還有她對窯莊風景一點點在逝去的悲憐,還有隨時光消失的那些窯莊的女人,她憐惜著她們的興衰枯榮,她在歎息,美被遺棄,得不到拯救,如同她一部分被遺棄的命運。看起來有時候完美的表相,卻有著破碎的內核,具有悲劇性的美。她的詩歌如此告訴我。
  .磨難、遺棄、憂傷、掙扎、帶給了小素不一樣的感覺,造就她的詩,也造就了一個帶著憂傷行走的女人。我們疼她的疼,可細節我們再不會清楚。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愛過就足夠了
下一篇:順其自然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