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文章 > 正文

致芳華

時間:07-02 11:36 閱讀:
看過了影戲《致芳華》,我在空間裡頒發說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芳華”,有伴侶轉發並回應我“芳華逝去還早呢”!我思來想去,不知道該奈何回覆。

我們正值芳華的時候,從來沒以為它有什麼出格,只是常常會聽到比本身年長的人的感歎加獎勵:照舊年青好啊!想起古龍的小說裡講過這樣一句話:茶只要照舊熱的就不會太難喝,姑娘只要是年青的,便不會太丟臉。瞧這話說的,其實豈只是姑娘呢,莫非漢子不是這樣嗎?那個不想芳華永駐呢,芳華是什麼?只是年青的容顏嗎?你沒聽歌裡在唱:今早的容顏老於昨晚 ……年華如流沙飛逝,莫非芳華是終將要逝去的嗎?

想起台灣公共銀行的告白,個中有一篇名字叫做《夢騎士》,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告白,五個台灣人,平均年數81歲,六個月的籌備,環島十三天,1639公里,從北到南,從黑夜到白日,只為了一個簡樸的來由:像年青時那樣騎摩托車去海邊。影片用五個老人環島觀光實踐空想的故事追問觀眾:工錢什麼在世?末了只打出一個字:夢。這個告白衝動了許多網友,動聽至深。誰說只有年青才是芳華呢,和他們對比,我們還在歎息芳華易逝,是不是有點好笑?芳華也許真的無關年數,有句話說得好“只要人心在世,芳華總有來時”,芳華是深藏心底的,更是豪情洶湧的,夢騎士的眼中芳華應該就是胸懷空想吧。

芳華是什麼?是一杯熱咖啡,照舊一支紅玫瑰?席慕容的眼中芳華是一本太急遽的書,張愛玲的眼中芳華是一襲華麗的爬著蚤的袍子,看過韓寒眼中的《芳華》嗎?《芳華》是一顆驛動的心,佈滿著躁動不安的年華,蘊涵著對現實社會的哀痛不滿。無論是《獨唱團》、《芳華》,照舊《1988》,韓寒的對象都帶有著批駁性的氣勢氣魄。《芳華》的主打篇報告了一個餬口在上海郊區的一個年青人的絕望,他月薪只有1200塊,背負了重多的餬口重擔,看不到但願在那邊,讓我很難和有關芳華牽上什麼接洽,我想韓寒之所以起了這樣一個叫做《芳華》的題目,應該是對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拜託和但願吧。芳華這個詞,昔人最早是用來說春天的,春天草木繁茂呈青蔥色,所以稱芳華。春天的天氣變革無常,乍寒乍熱,這個季候佈滿著巨大與抵牾,要不怎麼會有很多人容易在春天生病?困苦的餬口也如同人生春天的青澀,終究會已往。所以,無關年數,無關容顏,芳華還應該是心懷但願。

王菲在《致芳華》裡唱道:“……良辰美景怎樣天,為誰辛苦為誰甜,這光陰青澀逝去,卻別有洞天……”我以為“良辰美景怎樣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意境用在芳華這詞上真是再得當不外了,都說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是芳華又怎會沒有遺憾,還好,我們老是不絕地擁有空想與但願。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