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散文網:經典原創精美文章集合
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文章 > 正文

茶思

時間:06-25 09:56 閱讀:
我很喜歡品茗。

茶作為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偉大遺產,著實深奧,茶道文化更是高妙莫測。但我並不相識茶的文化,我只是喜歡品茗,因為我以為茶好喝。清香甘醇,進口淡雅,直到最後一滴,口中仍回味著那縈繞不開的動聽肺腑的香氣,鼻中仍殘存著那最初沁人的清香。

差異的茶要在差異的時候喝,因而給人的感受差異。古語曰:茶者,南邊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以致數十尺。這是茶發展的真實寫照。我一年四季都品茗,常喝的有四種:碧螺春、鐵觀音、貢菊和普洱。

每個季候喝差異的茶。春天,我常喝碧螺春,春回大地,春暖花開,沏上一壺碧螺春,去體會那人生之春。這碧螺春都是一個個的小圓球,似乎一個個倦著身子的小蝸牛,將它們放入水中,就都舒筋活骨般漸漸的展開。過一會兒再看,茶湯碧綠,香氣輕柔,猶如早春之青芽。一口下去,香氣甘醇,如在飛雲薄霧中漂游。“山水久乃茶先綠,鄧村最春是茶枝”。春天喝碧螺春,真是一種享受。

當瑰麗皎潔的玉蘭花凋落而綠葉濃烈時,當知了不知倦怠的喧囂時,炎熱的夏天就到了。此時的天氣悶熱,口乾舌燥,急躁不堪。於是我就選擇了鐵觀音。鐵觀音有止渴生津的浸染,它的味道很重,很香。在沏茶時,將一片片的茶葉放入杯底,一下熱水,那一股驟然的香氣撲面而來,有時竟使我喘不外氣來。逐步喝上一口,口唇生津,一瞬間香味大開,使人線人一新,如那炎夏中的清泉澆在了滾燙的岩石上一般清爽。在酷暑的夏天,沏上一杯鐵觀音,手中拿著蒲扇,口中念著“一杯甘露解炎暑,兩腋清風機欲生”,心靜自然涼,別有一番興趣。

待到看萬山紅遍的秋季到來時,人們都在繁忙的收穫著。這時的天氣很好,天高雲淡,天朗氣清。但天氣乾燥,人的身心也隨之躁動起來,而此時正是菊花艷放之時。由此我就看中了貢菊,相對付綠茶差異的是花茶很大,固然枯黃但其形卻尚有。一朵朵乾癟白黃的貢菊,是那麼小巧,彷彿沒了魂的人,被搾盡英華,無精打采的。但一放入水中,就如魚得水一般,吸足水分,魂靈歸殼似的活了過來,綻放瑰麗。茶湯綠黃通透,猶如那被秋之金黃而染透的蜂蜜,品一口,苦味剛直,去火潤喉,但剛中帶柔,清新爽口,回味無窮。“清雅茶室竹海涼,浮沉雲露玉杯香”,正是這貢菊香之見證。看著秋風掃那枯黃的落葉,手中“玉杯”一皿菊茶,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當樹上的樹葉都落完後,天也不再晴空萬里而是烏雲朵朵,北風凜冽之時,冬天已經在向我們招手了。這時候我們都在添衣加物。冬天是萬物休息,世間蕭條的時候。固然風光少的可看,但我們可以沏一壺熱茶。於是時節得當的普洱登場了。普洱是紅茶,冬天喝最好不外,我喝的這種是壓縮裝的,一塊一塊分列細密,紅紅的一片。取上一小塊放入杯中,澆上熱水,你就會看到這“小塊兒”會浮上來,一會兒又沉下去,這麼往返的跳動,恰似在水中嬉戲的小魚。待到茶湯紅透後,這“小魚”就不跳了,徹底沉入水中,似乎蟄伏去了。再看這茶,赤色的茶湯彷彿那嚴冬中灑下的一片陽光。“天光不畏嚴冬裡,千里乃見是茶香”。一口下肚,感想一陣熱意迅速傳遍全身,似乎有一個小火爐在肚中燃燒了起來,那感受實而不剛,柔而不軟。在冬天能喝到如此暖和的普洱,如若再賞著白雪紅梅,實乃人生之一大幸事也。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有這四種茶陪我,真是好!不只對身體好,也增加了我的心境。

不外,人類的大腦是活潑的。因此,我更喜歡把它們沏在一起喝。一小塊普洱,兩三朵貢菊,三五顆枸杞,一兩撮碧螺春和鐵觀音,再放上兩塊冰糖,用一支紫砂茶壺,澆上剛開的滾水,嘩啦啦這麼一倒,那動聽肺腑而又怪異的香氣便撲面而來。我的周圍全是茶的芬芳。

蓋上壺蓋,稍等七八分鐘,一壺清香裊裊的“大合茶”(我本身起的名字)便沏好了。倒在茶杯中,通透清澈的茶水如同一串透明的琥珀般一瀉而下,微微冒著熱氣,呼啦啦嘩嘩……一碗香茶便降生了。逐步地品上一口,啊,好茶!沒有碧螺春那過於輕軟的柔;沒有鐵觀音那過於濃厚的香;沒有貢菊那剛中微存的苦;沒有普洱實而不剛的澀。有的,只是嚥下後那絲淡雅—香。嗯,這就是了,天天都能品到四季的味道,和歲月一起回味著人生,這就是我想要的味道。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